第64页

“隐形?难道是……”

“暗物质!!!陨石样品分子之间可能结合有部分状态稳定的暗物质。”众人脑海里都浮现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

“我的老天,如果真是状态稳定的暗物质,这可是天大的科学发现。”就连安德烈都忍不住惊呼起来。

几个世纪以来,物理学一直是自然科学的领军者。

物理学界特别喜欢用“天空上的乌云”来形容科学界未能解决的重大难题。

在十九世纪,物理学天空曾经飘过两朵乌云,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和黑体辐射试验。最后这两朵乌云都被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一帮科学家ko掉了。

可是好景不长,20世纪末期,科学的天空又出现了一朵新的乌云,让全世界科学家都眉头紧缩。

这片乌云就是——暗物质。

20世纪,科学家发现宇宙在不断的膨胀,而且还发现了一种叫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东西。以此为基础,科学家推断出了宇宙的年龄、能量密度和膨胀速度。

科学家发现,如果没有一种全新的粒子,其引力效应比已知的粒子引力效应大,那么宇宙就进化不成现在的样子。

科学家便把这一未知的粒子称为——暗物质。

暗物质既不发射光子,也不吸收或散射光子,甚至不参与电磁作用。科学界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感收它的存在。

根据科学测算,暗物质和暗能量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和那能量存在,这个比例或许高达95,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看见观测到的物质,包括所有的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5,剩下的物质由于我们无法观测到,便都一直以“隐形”的形式存在于这个浩瀚的宇宙之中。

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暗物质,科学界猜想或许有如下3种可能:

1、暗物质是宇宙中过于黑暗,所以难以观察的天体,如黑洞,棕矮星等。

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错了或者很不完善,漏掉了组成物质95的一种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