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你仔细看看绿洲的植物,有什么特点?”原晧宸反问道。

“什么特点?”史密斯眯着眼隔着车窗认真地看了出去。

“你是指它们长得很矮小吗?”史密斯很快发现了问题的表象。

“不错。”原晧宸点头道,“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过低的氧气含量。”林恩答道。

“还有引力的影响。”原晧宸补充道。

“你们两简直就是百科全书,快给我仔细讲解一下。”史密斯饶有兴致地说。

“面对一个未知的生物,它们的外形肯定是我们首先会关注到的。比如高矮胖瘦。”大气检测还没有结束,闲着也是闲着,原晧宸正好和史密斯解释一下推断的原因。

“伽利略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但是他的一个理论在生物学领域却有着重大意义。1638年,伽利略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的证明》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平方-立方定律,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经历了大小上的成比例增长之后,它的体积呈立方增长,表面积呈平方增长。”

“没错,这条定律看上去很简单,是小学生都知晓的知识。但它对于生物体大小的影响可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地球上,因为引力的缘故,我们全部的重量都压在骨骼上,但随着身高的增加,骨骼的截面积按平方数增加,而体积(或者说体重)则按立方数增加,由于体积的增长远快于骨骼截面积,达到一定高度后,我们将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此外,高大的身体需要心脏提供更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顶,但血管的面积也只是增加了平方倍,所以血管的韧性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简而言之,因为有了‘平方-立方’定律,我们可以推测在任何星球上,生物的高度都有上限。”

“可是,地球上确实曾经出现过恐龙那样高大的动物。”史密斯想到了一个问题。

“不错,可是恐龙灭绝之后,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有陆地动物能长得像恐龙那么高大?”原晧宸反问道。

“这难道和氧气含量有关系?”史密斯眼睛一亮,一下就抓到了问题的关键。

“不少生物学家都认为,庞大的体型在进化中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们更不容易成为其他物种的猎物,以及在交配时候比同类竞争对手更有优势,这和现在的大象不容易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以及身躯更大的大象在交配中具有优势是一样的。而且,体积大的生物代谢率较慢,也就更长寿。”

“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命的进化离不开环境,在恐龙生活的时代,空气中的含氧量远高于现在的地球,较高的含氧量同时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便为恐龙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食物。这些所有的条件才使得恐龙可以进化出非常庞大的身躯,所以,现在地球环境中的大象是无论如何也长不到蜥脚类恐龙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