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晧宸搭建的高维粒子加速器模型中,粒子曾经被加速到10倍光速以上,随着粒子速度的不断上升,其加速所需的能量也在呈现几何极的叠加。这种情况与在三维空间里,越趋近光速加速越困难的情况如出一辙。
不过,在高维粒子加速器模型中,实验粒子的速度仍然没有到达速度极限。
所以,原晧宸得到两个相对确定的推论:
第一,高纬度空间中也有速度上限,简而言之,无论是光,还是宇宙飞船,在高维空间的速度依然会存在极限;
第二,高纬度空间中的速度上限要比三维空间里高得多。但是,具体是多少,原晧宸暂时还没有能力得出具体的数值;
……
虽然在四维空间中,远征军可以顺利实现超光速飞行,但是,享受便利的同时,所有人又不得不面对四维空间中海量信息的轰炸!
在三维世界里,人类的视觉面对的是有限的细节,无论环境或事物有多么复杂,它呈现的细节总归是有限的,只要有用足够的时间依次观看,总能把绝大部分细节尽收眼底。但从四维看三维时,由于三维事物在各个层次上都暴露在四维视野中,原来封闭和被遮挡的一切都平行并列出来。
(任何低一维的空间都是更高一级空间的横截面,并以高一级空间多出的空间维度为轴线移动而形成高一级空间模式。例如:线是平面的横截面,以宽为轴线移动成平面。平面是立体结构的截面,以高危轴线移动构成三维图像。)
对于由无限细节产生的无限信息,人类生来就是用于感觉和思考三维空间的大脑并无法准确把握,所以,志愿者们最初都处于信息超载的堵塞状态。幸好,大脑会逐渐适应四维环境,无意识地忽略掉大部分细节,只把握事物的大框架。
第389章 事指挥官谢尔盖
对于亲身经历四维空间的人来说,高维空间的感受实在难以用语言来准确形容。其中最难以描述的,是那种包含于空间各点的强烈纵深感和距离感。那些原本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广阔和浩渺,在四维空间里变得相形见绌,不可并提。
人们都有过置身于多面相对的镜子之间的体验,任何一个镜面里都存在被循环复制的无数镜面。呈现在眼前的变成一条条向远处无限延伸的镜子长廊。
是的,镜面长廊中的每面镜子都是一个三维空间,原本存在于三维世界中的辽阔只不过是辽阔的一个横截面。
人类的感官无外乎视、听、嗅、味、触,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东西,也只会是这五种,不会是第六种。但是,如果有一种四维生物,当他感受所在四维空间时,必定不是用视、听、嗅、味、触的方式,而是用另外一种我们不具备的感官来感知。
人类是三维空间的生物,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就好比让一个天生的盲人去感受颜色,教一个天生的聋人去感受音乐。正因为人类天生没有感知四维空间的器官,所以,我们在四维空间里也只能依靠现有的感官来想象和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