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这恰好吸引了某日来翰林院办事的诚国公。

他特意将王秩入翰林以来的诗作都翻看了一遍,惋惜地问道:“王郎君既有如此大才, 却为何仅仅只领了个检讨之职?”

王秩苦笑一声,施礼道:“不瞒国公大人。殿试之时, 微臣未能答出陛下所问之策,因而名次不佳, 仅仅得了个同进士出身……所以, 入翰林院之后, 也就只被授予了个从七品的小官职,不知何时才能看得到头啊。”

“原来如此, 王郎君属实怀才不遇。”

诚国公大叹之后, 眼中却飞快闪烁过一道精光, 慷慨问道:“不过,若老夫愿意出手,助你在翰林院中站稳脚跟、步步高升的话……王郎君, 你又是否能知恩图报,甘心为老夫所用呢?”

天上的馅饼居然有朝一日会砸到自己脑袋上,王秩一愣,当即大喜过望,赶忙冲对方行了个大礼,诚恳道:“微臣愿为国公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诚国公“嗯”了一声,满意地点点头。

后来,他便果真应了当初所言,让王秩改头换面,从一个小小的检讨变成了四品侍读学士。四品在翰林院中就已经算是高官,有很大发言权,仅次于掌院大人和几位德高望重的翰林直学士,旁人轻易不敢招惹。

于是现在,他才有如此底气,前来院门处亲自接待明昙与林漱容。

王秩把官袍穿得服服帖帖,头戴乌纱,胸前的云雁补子在阳光下泛出银光,很有气势地往门口一站,朝阶下的两人望去。

和翰林院那些连圣都没面过的书呆子不一样,他曾跟着诚国公赴过几回宫宴,自然见过永徽公主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