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事儿,让爱面子的原主非常生气,觉得王家人贪心太过,她儿子打回来的鱼,她想给谁就给谁,王家人凭什么插手?
她却从来没想过,那个老姐妹说是跟她保持了几十年的交情,但哪回不是她送东西过去?那个老姐妹给她送过什么?让她去镇上赶场的时候进门坐一会儿歇个脚就算对她好了吗?
而王家人呢,自从两家结亲后,他们家农忙的时候,王家人哪次不是劳动力都过来帮忙?王家吃个什么好东西,哪回不是把他们都叫过去?因为朱大刚有小三轮,很方便——农村的三轮车就这样,没有交警,随便载人。他们有个什么事儿,哪回不是王家跑得最快?就连王梅怀孕之后,更是多数时候都是王梅在照顾——当然,在原主心里,觉得王梅是王家人,王家照顾的好是应该的,照顾不好就要负责。
或许人与人之间不能完全以利益相交,但所谓人情往来,有来才有往,原主喜欢对那个老姐妹付出没毛病,但凭什么能要求王家人一直对他们付出呢?哦,就因为嫁了个傻女给他家,王家人就欠了她的?
不能想,越想越恶心,因为原主她还真就是那么认为的。
江岑打住思绪,摇头:“鹅就不卖了,鸡鸭留几只过年,其他的差不多都要处理,你要是有认识的人要买,就帮我介绍介绍。”
“行。”李文芳一口答应,虽然鹅不卖让她有些失望,但是有这么多鸡鸭也不错了。
要知道,她作为中间人虽然没有收到看得见的介绍费之类的,但是好处也是实打实的,至少,两边都得欠着她一份人情——别以为城里买鸡鸭的就有多高高在上了,现在农村也不是吃不起饭了,都知道粮食喂出来的好,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卖出去。
毕竟一般人家也不像朱家喂这么多的鸡鸭。老年人顶多给城里的儿子女儿喂点,还不够自家人吃的,至于农村里的年轻人,那就根本都不愿意做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计。
或者也不能完全说是人情,算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发展,可以拓展很多人脉,获得了这些人脉和信息,总能让她从中获得更长久的利益。
李文芳心里已经计划起了,朱家这么多鸡鸭呢,可以找好几家人来买了,特别现在临近过年,更是紧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