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缓慢而有力地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接着又说:“在这个问题上,欧洲部门有不同的想法。首先我要说,我们对巨型队伍模式是十分认同的,这个框架的卓越之处,恰恰就在于它可以以极具创新的形式,将绝大部分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当中。站在部门的立场考虑,我会说它对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阿谀奉承。
“在过去的十二个月当中,我签署了好几份借调命令。欧洲部门早已开始了对跨部门协同作业的探索,根据我们的经验,来自别的部门的人手扩充,非但没有使整个体系变得臃肿,正相反,跨部门的交流变得更为密切、更为通畅了。”
废话,凯文部门一直缺人,不从别的地方挖人,难道就坚持等社招吗?
“在实际工作中,其他部门出身的同事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经验和特别优势——事实上,宁就是一个恰当的例子。”他点了安宁的名,道,“同事和第三方都不约而同地给了她极高评价。除了个人能力优秀以外,数据岗出身也为她增色不少。作为某种程度上的优化框架先行者……”
他倒也真的说得出口,还先行者?我忍耐着,把他的话听完。
“……姚在这方面未免有些,”他顿了顿,“让我们说,缺乏经验。这可能更多是她的个人想法吧,不能简单地就等同于亚洲部门的立场。”
我眼皮连跳几下,他几分钟前才跟老大确认了,我的话等同于部门的话,现在又这么说,这不是故意吵架是什么?
我看了看老大,他还是扑克脸。要是线下会议我们还能交换一下眼神,但现在这样的情况,我只能依靠猜测。
这巴掌都快扇到我们部门脸上了,就这么硬挨了可不是我的风格。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等道理,甘地那样的和平主义者可能会信,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