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梵语啊。梵语不是几乎消亡了吗?
☆、第一百章
为了见凯普莱特家的女儿一面,罗密欧夜里翻了果园。
带着才被炙烤过的衬衫的温度,我乘坐夜色,穿梭去潘德小姐家中。
管理员照例请我做了登记,又送我到电梯间,为我刷了门禁卡。今晚那站在塔尖的主人只是翘首以待……
而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来去自如。
白天在老大家中聚会时听到的或远或近的八卦,像是对潘德小姐的一种来自外围的侧写,又像是什么我尚未窥见的属于她的真实。过来的路上我也试着做了功课,但那些ora上真假难辨的问答、维基中布满专有名词的介绍,仍显得文本化、学术化,并因此成了一种标签,一个单薄的概念,让我感觉不到那是什么仍然困扰着印度裔的社会现实。
或许“困扰”一词就自带了外人的偏见。
我当然还是知道种姓是什么的——可我很难肯定地说自己真的知道什么,修真题材那么火爆,但在国内随手抓个路人,能说出“三清”是哪三位的,比例仍然很低。
我从未踏足印度。一本《微物之神》,在海外这么多年接触的来自英国和新加坡的印度裔,又或是早已从口音到文化都全面拥抱了美利坚的印度人,构成了我的全部刻板印象。
我觉得那就是印度。我觉得我大概知道“印度”是什么——就像我觉得自己大概了解她。
她和我差不多吧,流浪在地球,不东不西,又东又西,胃是家乡胃,故土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