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至于反应堆到底是不是从潜艇上拆下来的谁都不清楚——中方是有实力有底蕴的地区大国,不至于连一座反应堆都拿不出来,究竟从哪儿来的很重要吗?

几天后,第三架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后的操控权归英法国所有,最终命名为胜利号。

然而中方只有两台电磁推进器,传统推进方式又太耗费燃料,没有动力的胜利号无法远航,只能留在高空轨道,充当人类的最后一道屏障。

俄方极力争取第四架航天飞机的拥有权,虽然俄方并没有明说,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独立改装一架航天飞机有困难,外购一部分设备,甚至拿技术和中方换设备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过艰苦的谈判,俄方与美方达成一致,将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卖给俄方。

然而航天飞机虽然成功发射,却在变轨时出了问题,无可奈何地坠入大气层。

事后,俄方明里暗里指责美方故意损毁航天飞机,美方却辩称绝无此事,双方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也没那个时间仔细查看发射数据,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两国原本就矛盾重重,因为合作对抗小行星群而趋于缓和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为国际合作投下一片沉重的阴影。

第0400章 干扰

两架航天飞机先后启航,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媒体不分昼夜地关注着远航的飞行器,从飞机的历史到改装技术,从搭载的设备到乘员身份,巨细无遗地对两架航天飞机进行全面报告,实时速度和位置,更是报道的重中之重,几乎和天气预报一样每天滚动播出。

报道间隙,各大电视台不约而同地插播天文基础知识,数以亿计的人类,第一次认真地了解头上这片天空。

尽管电磁推进器比传统推进器更适合远航,但电磁推进器的推力并不高,只是不需要化学燃料,地球号经过二十二天的飞行,终于抵达距离地球二百七十多万公里的预定发射位置,这个距离是地月距离的五倍有余。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两艘飞船的发射阵地应该是宇宙中某一个点,或者说相对地球静止的某个位置,可是实际上,抵达指定地点的飞船仍在加速飞行。

地球号就位后,马上开始调整位置,将电磁炮对准远处的太空,而不是迎面飞来的小行星群!

小行星群正在三千多万公里外高速飞向地球,每一天的飞行距离高达一百三十八万公里,电磁炮的炮弹速度远远低于小行星的飞行速度,瞄准小行星目前所在的位置什么也打不着,必须瞄准小行星轨道前方的某一点,并以精确的方位和速度实施发射,才有接近小行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