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基地分别命名为一号基地二号基地,人员也被编为一队二队,住的不远,但是不坐月球车,串一趟门得累个半死。
这不符合之前的施工计划,却是北都的最新安排。
北都计划将所有航天组分开使用,在环形山上的不同位置分头开凿洞穴,基地初步建成之后,再把所有洞穴挖通,变成一个内部空间超大的月球基地。
而且每个洞地功能也有不同安排,至于具体怎么安排的就没人清楚了,大伙只要按图纸挖石头就成。
环形山在地图上看起来薄,实际厚度接近四公里,可以想象,建成后的基地将有多么庞大。
这样安排航天员肯定更加辛苦,但施工效率却能提高一大截,能进航天队的哪个没点政治觉悟?就算心里真有想法,也绝对不会摆在脸上,哪怕是装,也能装出一副义不容辞的模样。
分组施工等同于引入竞争机制,两个组立马杠上了,你追我赶地加紧施工,起码将施工效率提高五分之一!
虽然一队多两个人,施工时间也比二队早半个月,似乎对二队十分不利,可二队进驻的时候,一队已经站稳脚跟,一号基地中已经拥有的保障设施,二队没必要浪费资源重复建设,有什么需要由一队提供。
给养什么的暂时都是地面解决,只需要一号基地供应足够的氧气。
第0547章 调查进行时(三)
好在十二个人也用不了多少氧气,叶涵每天提供三块氧冰,二队用不完的用,还能有半块氧砖的结余,三组一个上午做出来的氧冰,足够两队人呼吸三天,半点不影响调查进度。
二队忙着建设基地的时候,三组的调查工作已经进行得七七八八,压根儿用不着再往三组添人,叶涵又忙活了半个星期,总算完成了湖区的调查工作。
经过二十多天的不间断工作,大面积的采样分析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三组确定环形山就是个超大号陨坑湖。
冰层在湖区的不同位置厚度也不一样,虽然没时间调查冰层的详细厚度,但是通过冰样的杂质含量,可以大致推测出采样点的冰层情况。
冰湖中大约百分之六成区域的冰层含杂质较多,叶涵等人认为,这样的区域冰层较薄。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没什么依据,只是大家都觉得,冰里的杂质多是因为无数年前发生撞击时,沸腾的湖水将底部泥沙带上表层的结果。
三组并不关心冰层厚度,但是叶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含杂质多的冰矿不仅质量差,而且杂质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物质,仅仅过滤杂质根本不解决问题,必须去除水中的放射性,才能保证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