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页

他面前的开关按钮那么多,鬼才知道哪个能控制次声波炮。

“那就算了,让美国人应付吧。”叶涵说。

虫群还没飞到车队上空,美国人就把次声波炮全部打开,人耳听不见的次声波以车队为中心向四面八方飞散,空中的飞蚁突然向左右散开,还有一部分干脆振翅高飞,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

所有人都一阵不可思议,没想到次声波炮对飞蚁的效果这么好!

次声波炮的频率已经进行了数次调整,虽然还达不到直接杀死巨虫的能力,但是已经能和巨蚁的内脏形成共振,从而达到杀伤巨蚁的目的。

飞蚁虽说不是巨蚁,却是从巨蚁发展而来,其内部结构与非洲巨蚁有诸多相似之处,次声波炮对付飞蚁的效果确实不如巨蚁,但也能达到驱逐虫群的目的。

说起来这事儿也是误打误撞,巨蚁不光生理结构不适合飞行,神经和感官同样不合适飞行的需要,因此外星人在制造飞蚁的时候,强化了飞蚁的神经系统、感官细胞和运动能力。

换句话说,飞蚁比蠢笨的巨蚁敏感得多,若是巨蚁遭遇次声波炮,还会在外星人的驱使下不计生死的猛攻,可是飞蚁只要稍稍接触次声波,就会触动敏感的神经,从而本能地躲避次声波。

叶涵不可能知道这么深层次的原因,他只知道次声波炮对付飞蚁很有效,甚至想到今后可以用次声波炮对付飞蚁,比如在尼罗河上布置大量次声波炮。

车队继续前进,虫群在车队前方左右分开,等车队过去之后再重新弥合,就像故意给车队让路一样自觉。

藏在暗处的外星人若是看到这一幕,肯定气得直跳脚。

次声波炮效果太好,美国人觉得所有次声波炮全开有点浪费资源,干脆关掉一半儿,结果剩下的次声波炮仍然可以有准备驱逐飞蚁,于是美国人定下了轮班开炮的方案,免得使用时间太长损坏设备。

就这样,车队在虫群的阴影下继续向东前进,也不知道是虫群太过庞大,还是虫群始终徘徊在车队附近,总之飞蚁的嗡嗡声就一直没停过,视线里的飞蚁更是一点也不见少,直到天色渐暗,满天的嗡嗡声才渐渐消散。

叶涵觉得很奇怪,闹不明白飞蚁怎么没动静了,把顶盖掀开一点观察一番,意外发现丛林里到处都是降落的飞蚁——飞蚁的翅膀在夜视仪中看不大清楚,但是叶涵和巨蚁打了不少交道,能看出飞蚁的姿态和巨蚁不同!

天黑降落,这个现象引起了叶涵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