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页

不过其他人不问,程五郎却是要了解一下的。

晚饭过后,兄弟俩单独坐在一边聊。

程五郎问他,“清河书院的入学考试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所有人都说难?”

程四郎便把自己白天考试的详情跟他说了。

程五郎恍然,“难怪……”

一个时辰一百五十道题,的确是太过考验人。

清河书院摆明了只招收拔尖儿的人才。

程四郎继续道:“散场的时候,我听一位考了几年没考进去的兄台说,清河书院为防止泄题,每一场的考卷都有变化,出题方式也不一样。

今天有两场,后面那场的题就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没有考卷,答题也不用笔,要进行口述答题。”

话到这儿,程四郎唏嘘道:“不愧是短短几年时间就声名鹊起赶超国子监的第一书院,治学方式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三天后,程四郎的考试成绩出榜。

他这一场被录取的一共十人,程四郎排第六。

荀院长陪着汪太医来给太爷扎针时特地说了这事儿。

程四郎听完后先是一怔,随即后背起了一层冷汗。

当时跟他同场的大概五六十人,最后竟然只录取了十人,那么已经考进去的那些人,得优秀到什么程度?

虽然被录取了该感到高兴,可程四郎没高兴多大会儿,因为无形之中,压力来了,比他当年下场乡试的压力还大。

荀院长拍拍他的肩,“考得不错,等入了学再加把劲儿,今年八月有一批学子要下场乡试,争取跟他们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