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程婆子不顾世俗眼光,非要把大丫二丫姐妹俩送去私塾和三宝一块儿开蒙,为的就是防止她们将来长歪,随了当娘的心思不正。
哪曾想千防万防,防出这么一桩乌糟事儿来。
景儿铁骨铮铮,能为了家国百姓义无反顾前往漠北抗敌,家里姑娘却为个男人要死要活。
也难怪老太太会生气。
程婆子脸色难看,瞪向二郎媳妇,“你去转告她,她要真有那气节,也不必在家里闹绝食让她几位叔叔蒙羞,直接绞了头发去出家,我倒还能高看她一分!”
二郎媳妇吓得脸色一白,“娘,二丫她就是年纪小,心性不成熟,一时脑热钻了牛角尖,等我去劝劝她,没准儿她就能想通了。”
程婆子冷笑,“一个娘胎里前后脚出来的,大丫都能识大体,就她不能,根源全都在你这当娘的身上,当年大丫去镇上她小婶婶的铺子里学东西,你在家也没想着好好教一教二丫,现在养成这样,怨得了谁?”
二郎媳妇低着头,不敢顶嘴。
她以前问过二丫的,问她想不想去镇上跟着姐姐学东西,二丫说她要留在娘身边陪着娘。
大丫是一气之下去的镇上,二郎媳妇怕二丫也一气之下离家不回来,就把她养在跟前。
哪曾想一样的容貌,长大后性子竟是天差地别。
程婆子摆摆手,“行了,别在我跟前碍眼,去把我先前的话转告给她,她要是再使性子让家丑传扬出去,就别怨我不念着祖孙情分!”
二郎媳妇走后,程婆子又看向林水瑶,“瑶娘,你尽快安排人相看,把她们俩的婚事给定下来,那永定侯府,以后正常往来就好,没必要结什么姻亲关系。”
林水瑶应了声,一把拉起大丫,俩人出了千禧堂。
一路上,大丫都低着头看路,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