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页

其实早在美苏争霸时期,北美洲区就计划建造一座周长达到一百公里的强子对撞机,可是前后几年花费了二十多亿美元,却连隧道都没挖完,而当时苏联又解体,于是这个项目便被彻底停止。

这一切,自然是令高能物理学界的那群《超弦理论》支持者一片哀嚎。

而后欧洲的强子对撞机上线,它的最高功率为13tev,虽然远远比不上北美洲区的项目,但好歹也可以凑合着用,可是经过万众期待的对撞实验后,数年都未曾发现过超对称粒子的迹象,顿时,99999的超对称理论原始参数空间荡然无存。

至此,《超弦理论》几乎成为了一沓废纸,可依然有无数人愿意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这群人认为之所以无法对撞出超对称粒子,还是因为功率不够,于是才会前来游说中洲区,从而引发杨振宁教授的反对。

简单来说,中洲区的强子对撞机计划之所以流产,还是因为科学价值不够硬。

而陈晨则不同,陈晨打造强子对撞机的原因有两个。

其中第一个,也是根本原因,是因为陈晨需要制造从《极乐空间》中取回的技术——高偏移装甲。

这种同位素金属装甲,在里面被称为太阳系内最坚硬、最稳定的物质,不仅可以用来充当宇宙飞船的装甲,还可以抵挡太阳表面的辐射,让飞船靠近恒星行驶。

迄今为止,除开《三体》中的水滴,陈晨基本没有听说过有比它更坚硬的物质。

而第二个原因,也是因为陈晨如果建设的话,不需要像中洲区那样,需要动辄几百亿的预算,因为陈晨手中有一张杀手锏。

这张牌,便是常温超导体了。

一般的强子对撞机的隧道,光是维持低温超导体就是一笔巨大无比的开支,而常温超导体的特性,注定了陈晨只需要花费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制造出长度更短,但功率却远远高出常规强子对撞机的新型超导强子对撞机。

这就是陈晨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而且陈晨也想顺着大一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看看所谓的能够统一四大基本力,号称万物终极理论的《超弦理论》究竟是真还是假。

在这条大一统的大路上,前方是几个高大的背影,在伽利略统一了运动与静止之后,《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的现象统一起来,打开通往机械工业革命的大门。

而麦克斯韦则紧跟其后,用一个方程组统一了电、磁、光,人类从此进入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