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气数已尽,就算是力量再强,神通无敌,依然难逃劫数。
越是修行到了高深的层次,知道的真相越多,秦至庸的心中就越是谦卑,对“道”越是充满了敬畏。
下午。
王芸和王语嫣找到正在看书的秦至庸。
秦至庸笑着说道:“语嫣,你怎么没有回家?”
王语嫣说道:“家里有些闷。还是医馆里待着更自在一些。秦先生,语嫣心中有疑问。刚才我和王芸妹妹一直在探讨,可是也没有探讨个所以然来。”
秦至庸看了王芸和王语嫣一眼,说道:“有什么疑问,说吧。我是你们的先生,为你们传道解惑是本分。”
王芸说道:“先生,儒家的一些理念,是不是太过于……温和?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我和王姐姐在苏州城里遇见过许多的读书人,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失去了血性。读书人都是这样,那还有什么希望?”
王语嫣说道:“秦先生,语嫣最近读了不少的史书,儒家的学问,好像有些不思进取,对开疆扩土没有作用。”
秦至庸放下手中的书本,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道:“王芸,语嫣,你们先坐下。咱们慢慢说。”
王芸和王语嫣坐到了椅子上。
她们的眼神有点忐忑,生怕秦至庸会生气。
因为秦至庸教她们的学问和技艺,儒家的理念是根基。
而现在她们两个对先生的理念产生了怀疑。就相当于是一种变相地“欺师灭祖”。
好在秦至庸依然是目光平静,没有一丝生气的迹象。
秦至庸笑着说道:“我教过很多的学生,但是主动向我质疑儒家学问的人,仅仅只有你们两位。好,很好。你们心中有了质疑,有了疑惑,是好事。说明你们懂得了自我思考,是真正在修行儒家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