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极是!”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老将军您倒是痛痛快快的带着精兵去了,这粮草和补给难道就不要了?而这些,哪一样不要钱?”
一提到“钱”,户部尚书就没有哪一次不哭穷的,尤其是在确定元帝没拿定主意的时候,那必须大哭特哭,这样就算回头元帝主意已定,他也能少出点。
相较于冲到前面的户部尚书,工部尚书也没慢多少,他十分为难,言辞恳切:“如今春耕在即,吾等工部之人全都投入了水车和相关农具的生产中,这……这若是要把人手调回来打造兵器,春耕必然要被耽误啊。”
“兵部虽然储有不少军械兵器,但是大部分都是换下来的废旧款,平日里倒是可以勉强用用,若是要用在战场,怕是只能劳烦工部之人了。”
兵部尚书说吧,冲着工部尚书行了一揖,端的是甩锅甩的利索。
工部尚书膈应的不行,十分想要怼一句,你们兵部又不是没有工匠,不会创新,还不会修补不成?
呸!
相较于这三位尚书,礼部和吏部就十分淡定了,毕竟,西北战起,于这两个部门虽然有影响,但是那影响真不大,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冒头呢?
冯老将军这么多年走过来,没少见过这场面,如今再次瞧着,却也能稳得住,只是再度向元帝表了表忠心后,就不再开口。
反正,最后拿主意的都是元帝。
元帝叫这些人过来,也真就只是走个过场,在又浪费了一刻钟后,就摆手让这些人离开,而后让大太监把隔壁候着的三个儿子叫了进来。
是的,在御书房谈事的时候,太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也已经候在了偏殿,并且,还因为被刻意安排的情况下,这三人也都听到了方才那一番事关西北即将战乱的商讨。
元帝开门见山,就问三人有何看法。
太子率先开口,十分自信:“据儿臣了解,西北向来是没有开春时节主动引起战端的先例。毕竟,春天一道,他们就能放牧,就有吃的喝的了,完全没有在劫掠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