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警方还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布了许多协查信息,但至今仍没有一个人认出他姓甚名谁。
简单来说,他几乎就是一个没有身份、没有社会关系的人。
可是,从徐楚月送给言桩的那幅画上来看,背锅侠还不止一个,还有其他的背锅侠也在这个城市里活动着。
难道他们都跟那个被撞死的背锅侠一样,都是没有身份、无人知晓的人吗?
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了,怎么会有这么离奇的事情?
不过,不能查明死者身份的悬案一直也有。比如2008年的北京首都机场高速无名女尸案,死者身上有三个奇形怪状的方块字纹身,警方一路从北京追寻到了广西,但死者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
如果死者老家在偏远山区,他对家人说外出打工,由于交通困难数年不能回家一次。而家人呢,由于穷山恶水封闭了信息,也会一厢情愿认为他只是在外打工的状态,生死其实并不十分清楚。
但不管怎么说,背锅侠才是现在最方便的突破口。毕竟尸体在那里,dna等其他信息也在那里,起码不算是毫无头绪。
提到这些生物信息,沈喻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市局技术中心的“辣条儿”。
第234章 基因变异
魏阳公安局技术中心并没有在市局大院里面,它与大院隔着两条大街,独自守在一个周围长满竹林的院落里,外形与萨伏伊别墅有些相像,是一座漂亮实用的现代化建筑。
说起新建的技术中心,还是在上一任公安局长力推之下建起来的。当年市政府拨了一笔款项,用于市局办公大楼的重建改造。
这笔钱到了老局长那里,他指着自己的办公室说:“我这屋子,起码还能住三十年!现在不是办公室里写写画画的时代了,现在是讲究科学技术的时代,我看这笔款子不要盖办公楼了,咱们修个祁岭最好的技术中心,买最先进的技术鉴定设备,培养最优秀的刑侦技术人才!”
就这样,市局技术中心大楼就盖了起来,加上购置设备,延揽人才,经过几年发展,魏阳的刑技中心一跃成为全省第一,全国五强的公安技术实验室。
沈喻在门卫室那里做了登记,然后穿过竹林,来到技术中心主楼门前。
这是一扇安装了虹膜锁的大门,只有里面的工作人员才能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