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誊写过程。

这些糊名后的考生的试卷原本皆是用黑墨书写的,被称为“墨卷”;而誊录后的卷子,都是用红笔写的,故称为“朱卷”。

誊录手在完成誊录后,还要有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从外面请来的高水平的对读生校对,直到校对无误后,再由对读官在试卷上盖章,亦叫“关防”。

这名对读官在盖章时,双眼仔细的盯着卷面上的字迹,但凡让他心中觉得可疑的卷子,都被他不着痕迹的在边角处折了个印迹。

偶有负责收拢考卷的小吏发现了有些卷子的边角折了,正想问下这位对读官,却在接触到对方无比冰冷的眼神后,立即瑟缩着头,不敢再多话。

然进行到了这里,外帘官的事情还没完。

接下来,这些考卷要被外收掌接收,然后在至公堂打乱分拣成包并装箱,经过飞虹桥,陆续送入最核心的阅卷场所——衡鉴堂,由内收掌保管。

接下来,内收掌要把这些考卷,分送各阅卷人员进行评阅。

分送时,还要由本次乡试的主考官、同考官在旁进行监督,对这些考卷进行抽签分配。因而按道理说,最后阅卷者并不知道自己改的是哪位考生的卷子。

但是当这些考卷被送到阅卷者们的手中的时候,有好些考卷,都被人在边边角角上留下了甚不明显的折痕。

其中一名眼尖的阅卷者,先行抬手取过其中有轻微折痕的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