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就是父皇曾经说过的,他北齐国的底蕴吗?能解他北齐当下的燃眉之急?
仿佛看出自家儿子的疑惑,太上皇淡定的捋着自己的小胡须道,“你可不要小看这枚玉玺,当初不知有多少强者想要抢夺此物,却未能如愿。此宝乃是数千年前大唐皇朝用来镇压国运之物,堪称‘国之重器’!昔日,大唐英才豪杰辈出,诗仙、诗圣、诗豪、诗魔、诗佛、诗鬼……这样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是以那时天地间另开辟了一条修行大道,名曰文道!”
“文道?”李天明若有所思道,“我记得那似乎是能让读书人能够提笔杀敌的力量。”
“不错,文人饱读诗书后,靠沟通文曲星宿,借星光洗炼,积攒文气,凝聚文宫。这样就能化诗词歌赋为力量,诛灭罪徒、为国杀敌。”
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能有这样的力量?
李天明有些惊诧,如果父皇所言属实,那么文道的力量要比他想得还要强大。
接下来,太上皇又给他讲了许多关于大唐皇朝的辛秘。
李天明一边听着,一边联想到昔日大唐的皇族也姓李,整个人的心便忍不住开始扑通扑通乱跳了。
太上皇似乎看出了什么,但是他却忽然转口不谈这些往事了。
“我北齐最东边,和昭国接壤的是洪城,那里有为父多年前埋下的一颗文道种子。等下,你只需按照我所言,写下敕令,用九龙玺盖章,洪城便能够守住了。”
事到如今,李天明焉有不信自己的父皇之理?
他立即开始提笔,按照太上皇口述,写下一封敕令,然后用九龙玺盖章。
就在印章离开纸面的那一刻,远在洪城的风老翰林,只觉得自己体内突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这股力量无比的温和,却也无比的磅礴,让他忍不住想要开口吟诗,将其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