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过程中,老金发现一个细节,卧室的书架上,书的顺序被打乱了。邱老板是处女座,一向把书分类做得严谨,读过的书一定会放回原处。他把这个细节告诉了警察。警察告诉老金,尸检显示,邱老板死于钝器连续猛击后脑,可能不是简单的意外。
图一
(邱老板手写的书单,上面列着他为老金找的书,其中《夜行记》不是出版物,而是一本逸失许久的民国笔记手稿)
图二
(根据笔记线索找到的院子,院子虽已破败不堪,却还有人居住)
图三
(老宅连同的一间平房,是陶叔居住的屋子,堆放着许多旧物。金木的遗物,原来就和一堆老皮箱堆在一起)
警察让再等消息,老金便继续查找笔记的秘密。
笔记的作者叫金木,他于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四年(1915年)期间,在北京做社会记者。根据笔记中的记载,他曾师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新闻记者黄远生,在《申报》工作。
根据《夜行记》中的线索,老金找到了西四北头条胡同(也叫礼路胡同)内的一座旧宅院,这里原来叫驴肉胡同,金家祖上的老宅便在此处。这座破院子,新中国成立前住着金家的仆人。新中国成立后,仆人散尽,只剩一个老管家陶叔看护院落。
金木笔记中说,他的一些遗物留在这里,老金却并未找到。陶叔说,因为院子常年未整修,漏风漏雨,担心一些重要的东西坏掉,就交给了一个远亲保管,现在放在东城礼士胡同。这座院子也是老金家祖上传下来的,在上个世纪60年代北京拆除旧城时出售了。现在,这个院落属于陶叔的一个远亲,被用来做茶道。老金在这里找到了金木的遗物,是一个旧木箱。
图四
(陶叔远亲的院子装修过几次,墙上还留着清代的砖雕)
图五
(旧木箱中的遗物:据推断衣帽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相机为1924年德国生产的徕卡1型;放大镜质量非常好,镜片几乎没有磨损;钢笔手电,笔帽上有灯泡,便于随身携带,里头的反光面已经掉了;宣统年间生产的怀表,表针没了,但内部机械还能走;民国初年流行的圆形金边眼镜;1913年美国产的犀飞利牌钢笔;竟然还有一把坏掉的手枪,勃朗宁1910,即使在当时也很罕见,可能是金木在日本买的;还有一张民国十四年的北京地图;袁大头是民国三年发行的,不知道为何还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