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砰——”宋翊一吐气,模仿了一声枪响,随即顺着梯子下来,跑进天王殿,让小警员按照白线躺在地上。

宋翊站在小警员旁边,扭头看了看大雄宝殿的屋檐,又看了看脚底下的小警员,心中嘀咕道:“既然人已经杀了,为什么还要砍下脑袋呢?”

突然,宋翊眼神一瞥,在地砖的缝隙里发现了一团细小的毛球。

“这是什么?”宋翊蹲了下来,趴在地上,顺着地砖缝儿看去,只见好几处砖缝儿都有这样大小不一的毛球。宋翊伸手,将毛团儿拈起,在手心一撮,随后又伸出手指,轻轻摸了摸砖缝儿,心里瞬间有了答案。

挂甲寺前年有过一场返修,这天王殿的地砖缝儿是用沙子混着洋灰勾的,伸手摸上去,颇有粗糙感,这种小毛球呈蓝灰色,乃是棉麻的衣料,从妙悟禅师倒地的位置一直到门边,都有这种小毛球出现。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在地上趴着,用手肘和膝盖爬行。“躲枪!这个人是为了躲枪!妙悟禅师中枪的时候,他就在屋里,他趴在地上,爬行到了门边,是为了躲避枪手的射击,并伺机观察!如果他是枪手的同伙,他完全没必要这样做,因为同伙是不会开枪向他射击的。

“既然他要躲枪,就说明,他和枪手不是同伙,他早就知道凶手躲在那里,却没有示警,而是任由凶手杀了妙悟禅师!他就趴在门边,观察着大雄宝殿的屋檐。

“大约一刻钟后,凶手离去,他爬起来,割掉了妙悟禅师的脑袋。这个人当时是和妙悟禅师在一起的,所以在枪响后,他赶紧趴在了地上。妙悟禅师对这个人是没有防备的,他不是潜进来的,很可能这个人本就是寺内的和尚,还是妙悟禅师的熟人!”

宋翊脑中灵光一现,将现场所有的线索串联在了一起,推断出了当晚的情景。

这时,全寺的和尚也在警察的召集下,全都站在了天王殿外的空地上,宋翊拉起躺在地上的小警员,走到了院外。

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和尚走了过来,冲着宋翊合十说道:“贫僧妙真,是这些僧人的师叔,在挂甲寺修行已经十年了,您要是有什么事,就问我吧。”

“妙真大师,夤夜来此打搅,是我们唐突了。”宋翊连忙回了个礼。

“不敢不敢。”妙真和尚很是客气。

“请问大师,在妙悟禅师遇害当晚,寺内是否有香客留宿?”宋翊开门见山,直接抛出了问题。

妙真和尚认真地想了想,回答道:“没有,挂甲寺禅房不多。去年大雨,好多房子年久失修,漏雨漏得厉害,仅剩的几间禅房,我们寺内的僧众自己住都挤不下,哪里还能留香客过夜。”

妙真和尚的话刚说完,旁边就有个警员凑到宋翊面前说道:“老和尚说的是真的。我们验看过了,这寺里确实不少房子都年久失修,这些年妙悟禅师把寺里的香火钱都换了米粮给穷人施粥了,根本没闲钱收拾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