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盗墓之敲棺 曹汉生 1603 字 2022-11-16

话说回来,这个空腔的发现,不得不让我想到了刘半仙的二徒弟,再当年没有地质雷达的情况下,能准确定位到这里,又善于掘土开穴,这样的盗墓高手很可能与刘半仙的二徒弟有所渊源,甚至就是他本人。

这个空腔面积很大,从手电光照来看里面有很多巨大的阴影,走近了才发现是一根根天然的石柱,犹如一片地下森林。

大头捅咕了我一下,“看,柱子上有东西。”

弥勒的人也发现了,将手电照过去,这些柱子并不是实心的,四面八方都被掏出了好些个壁洞,里面放着一尊尊落满灰尘的大缸。

我看了一眼大头,他动了动嘴没开口,看口型是“缸龛”。

大头比较了解这方面,甚至比我还要专业。从形式上这的确很像“缸葬”,“缸葬”又称“瓮棺葬”,这种丧葬习俗形成可就太久远了,甚至能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那可是在五六千年前,基本上流行在黄河流域附近。

缸葬顾名思义,就是将死后的尸体放入一种陶制的容器当中进行安葬,一般是两个大瓮对接合扣起来,且在两个瓮底部各有一个小孔,古人希望人死后灵魂可以出入。

这种葬俗文化在棺葬问世后,就逐渐开始没落,直到如今,只有一种人死后还会沿用缸葬,那就是大寺的得道高僧,会通过缸葬来塑造金身。

弥勒的人散开照亮,空腔深处石柱林立,一眼看不到头,我心里震惊,每根石柱上最少也有三四个缸龛,这样看来,瓮棺的数量就太庞大了,已经形成了“瓮棺群”,我很好奇到底葬的是哪里的人?

弥勒也算懂,回头看我:“这不是小日本的东西吧。”

我点点头,简单的把缸葬给他们讲了一遍,补充说:“这些东西应该原本就在这里的,小日本挖隧道,碰巧给挖了出来。”说完我有些犹豫,看情况很不像“碰巧”,似乎他们就是有意打洞进来的。

周围的石柱很多,在前进的路上,有几个家伙跃跃欲试的想去开瓮,我虽然理智上知道很危险,但心底也被强烈的好奇心怂恿着,没走出去多远,一个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前方出现一个石台挡住了我们的去路,石台周围被人工架起了几根栏杆,有一些防雨布挂在上面,围成了一个单独的空间。

防雨布面向我们这个方向的部分已经塌掉了,现在看起来更像一个三角帐篷,可以看见里面石台有两层,旁边还有一些瓶瓶罐罐和仪器器具,地上乱七八糟的,看起来有点类似某种实验场所。

走到近前,我已经确定就是小鬼子临时搭建的实验室了,我在地上看到了很多破碎的玻璃试管,还有一台锈死的显微镜,手术刀,镊子,剪刀,纱布等等扔在一旁。

对面是一个两米多高的铁箱子,关着门,门旁边有一块玻璃的观察窗,有点像大型的真空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