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眼睛一亮,“张道陵?”
是了,汉生推测的没错,这人很大概率会是张道陵那一拨人。根据我们前面的推断,张道陵在学到鬼术后,一定还发现或者掌握了另一个关于诸鬼的秘密,并且将他指引到瓦屋山,而历史上记载,张道陵也是从瓦屋山闭关后,才落脚到青城山飞升的。
由此看来,张道陵来过瓦屋山,这人基本上能断定就是张道陵的人,可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得到了确定,大头丧气的叹了口气,对那把木剑也没了大兴趣。历史价值是有的,但经济价值就不高了,毕竟这圈人都懂的一个浅显道理就是,不是所有的古物都值钱,在当时就很廉价的物品,如今也不会太贵,比如当时老百姓的一个用来吃面条的碗,搁在今天,也就百八十块钱,如果是珐琅瓷,那价值可就大了。
可汉生在想了一下之后,却出乎意料的用枪头将木剑挑了起来,而后从随身携带的草药中夹出两片叶子捏碎后,将汁液涂抹在上面。
大头看见了就道:“这玩意拿着就没必要了,汉生你要喜欢,回头到琉璃厂或是潘家园,我给你要几把去,还有大师签名的那种。”
汉生边擦拭着边对他说:“按照野史来说,张道陵既然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青城山,我想他们一定提前有所准备,这把木剑的材质我看不出来,或许会有一些不同寻常。”木剑上的污秽物被他手中的叶子汁液擦,露出下面的剑身,竟没有一点腐化现象,这是很神奇的事情。
他将擦在剑身上的汁液放在鼻前闻了闻,抬起头放心道:“没毒,二爷你收着吧。”说着把剑递给了我。
第一百零五章 谪仙
木剑拙朴,剑身上的花纹并没有很精致,隐约能辨认出七星,不过入手颇沉,我反复看了几次,也没有认出是何种木质,转过剑身,不经意间在剑身与握柄之间看见了两个小字,这吸引到了我的目光,两个小字横长竖短,有点“蚕头燕尾”的意思,仔细辨认之下,竟是隶书,内容是“赵生”。
大头好奇拿过去看,我说:“应该是剑主人的名字,一般古代道门中人羽化,确实有习惯将生前法器作为陪葬。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字,隶书,和东汉时间刚好吻合。”张道陵在历史上也是活跃在汉朝时期之人,这就基本坐实了我们之前的猜想。
我们分析大概率赵生这人是张道陵的弟子,跟随他进瓦屋山寻找秘密,不料半路遭遇了某种变故,导致了一些诡异的现象,不得已才被封在此地。
再没有发现什么有用信息,几个人就打算下去,不料最后下来的赵顾忽然怪叫了一声,接着就听见他在上面欣喜的喊我:“老板,有字,这里还有字。”
我纳闷的又爬回去,心想不可能啊,木墩里我们都搜了个遍,不可能遗漏什么啊。
等我爬上去,赵顾正趴在树干上,指了指木墩的外面,“在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