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想的呢?怎么就突然想到去念高中考大学?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条容易的路。”
是啊,何止是不容易,还不受人理解呢。毕竟八十年代在农村乡镇群众眼里中专的含金量可比大学高多了!
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发展工厂企业,当工人就是端上了铁饭碗,不仅有技术,而且福利高。读三年中专,毕业就能直接分配到工厂企事业单位当干部,又便宜又快捷,还收益高。
与之相比,上大学还得念高中。高考要是失利,就只能上大专。大专看起来比中专学历高,可白白浪费三年高中时光。等你大专生去单位,人家中专生早就已经是“老干部”,坐稳了位置,大专生反倒成了“新人”。
就算高考成绩好,进了大学。那也得再读四年书,才能毕业找工作。这三年又三年的,农村乡镇人家哪里供得起。
大学毕业生国家也包分配,比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报社,电视台的工作是清闲整洁多了,可拿的工资也不比企业单位高多少,有些福利还比不上企业。
就算继续深造,成了专家教授,收入也没有太大的提高。
等到九十年代,下海浪潮冲击下,无数人靠着做生意倒买倒卖发了大财,而那些曾经的专家教授们却依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以至于社会上都流传出“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类读书无用论,越发显得受高等教育划不来。
然而罗芙馨明白,这一切最终都将改变。国家建设离不开方方面面的人才,技术工人是人才,专家教授更是人才。想要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只有接受更高的教育,成为更优秀的人才才行。
她重生一回,怎么还能落人之后?
把自己心里的想法斟酌一番之后,她如实告诉了吴老师。
念中专固然是一条成材的捷径,可她想要攀登更高的巅峰。对农村孩子来说,尤其是农村的女孩,上大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为什么农村女孩就不能上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