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两个女儿说外债的钱她们会还,可翻屋的钱从哪里来?将来福彬娶老婆的钱从哪里来?还不得靠他们老两口自个挣。
田里那点收成没指望,只够家里人吃饭。想要存下钱来,还得找别的路子才行。穷则思变,她虽然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农妇,可也知道看样学样。
村里有那脑子灵活的,早就干起了副业。有做小买卖的,譬如早上卖豆腐下午做点心,骑着自行车到处叫卖的。虽然辛苦,可能挣钱是真本事。
也有往外倒腾山货的,什么竹笋啦茶叶啦,有什么卖什么。这些山货在乡下不值钱,遍地都是。可到了城里就成了鲜货,能卖出好价钱。虽然要刨去来回车钱和在城里的花销,那剩下的也不少。
她看人挣钱眼热,心里也想搞点副业,捞点外快,贴补家用。
做豆腐做点心炒茶叶她不行,卖山货得看季节,不是现成就能拿得出。思来想去,就瞧见周连富在家做的这些竹篮竹筐竹箩竹炊帚,寻思着能不能把这些也弄到城里去卖。
乡下这些东西卖不出好价,城里人大方,说不定能挣到钱。
母亲想搞副业赚外快,罗芙馨自然是举双手同意。
这就对了!想要富,先动脑。如今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遍地都是挣钱的机会。只要肯动脑,肯动手,挣钱致富那是绝对没问题。
卖竹制品能不能发家致富,这可不好说,但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小买卖开始的。
既然老娘只有打算,罗芙馨便帮她打听怎么去集贸市场,又亲自送她上了另一趟公交车。还提前给她买了票,省得她逃票挨白眼。
又多花冤枉钱,罗雪梅还挺不乐意。可小闺女那脾气,她也不敢反对。
周连富倒是支持小女儿,做父母的得给儿女当榜样,不能逃票。
父女两“穿连裆裤”,被“孤立”的罗雪梅哼一声,傲娇的挤上公交车,占住一个座位。
这可是买了票的,她坐着那是天经地义。
罗芙馨摇摇头,带着老爹坐另一趟公交车去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