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全国上下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一班私有企业是越搞越活,蒸蒸日上。而原先风光无限的老牌国营单位却越来越式微,从盈利渐渐变成亏损,再加上国营厂职工福利这块的包袱也越来越重,严重阻碍了企业发展。

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搞活经济,诸如生气,上面开始提倡搞公私合营或直接由公转私,彻底减轻企业负担。

江城市几个大的国营厂,包括机械厂,都已经开始吹改革风了。要搞私人承包,由公转私。但因为厂里工人抵制,一直无法开展下去。

街道下面的各色集体单位也被这股风刮到,好多街道都趁机甩包袱。譬如白妈妈待得玻璃瓶厂,就准备由共改私,鼓励私人承包。

然而做玻璃瓶没搞头,没人愿意承包,一直就僵着。也有看上厂里那块地皮的,愿意出钱承包这块地皮,搞别的产业,可愿意出钱的只要地皮,不要厂里的那班工人。工人们不乐意,又只能僵着。

福利厂所在的街道也收到了上面的指示,并且要求他们做表率,要做的漂亮。

政治任务压下来,街道主任前后思量一番,为了自己能向上挪腾挪腾,就准备向柏文强递橄榄枝了。

主任态度一软,老马闻弦知音,也跟着软了态度。

柏文强见好就收,立刻也小退一步,表示万事好商量,和气生财最要紧。

于是三家又欢欢喜喜的坐在谈判桌上,把酒言欢,共商大计。

如今各方面参股的比例都谈的差不多了,文强布业占股百分之二十五和芙贵人服装公司占股百分之十五,福利厂占股最多直接超过一半,百分之五十五。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个集体单位,有执照,有地皮,有机器,有工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