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虽然古板,可心眼也不缺。铁铮铮的事实摆着,女娃养好了,照样有出息。

故而,如今罗家岙谁家生了女娃,再也没人说赔钱货。

小媳妇生了女娃,王家虽然没有大办酒席,可也是高高兴兴的。

但高兴之后也有烦恼,一则是家里多添一张嘴巴吃饭,二则就是媳妇刚生了孩子,显然是不能出去打工了,那小两口的负担就要加重。还有第三,媳妇刚生了娃,王家大哥要是外出打工,心里肯定好多牵挂。

顶好么就是在江城本地找份工,离得近,终归有个照看头。

外出打工,收入比种田是多些,可花销也多。王家翻屋还欠了不少外债,两口子就动了心思,想托托罗家的关系,把儿子送到罗芙蓉的厂里,一则近,二则也放心。

别人家来求么,罗家人是肯定要推的。但王家大哥来开口,这个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故而罗芙蓉出面,给王家的儿子安排在车间里学机修工。本事学到手么,就算不在她这里做,也可以去别处做。江城纺织厂服装厂那么多,总有可以吃饭的地方。

至于小媳妇,现在还在带孩子,不方便。等孩子断奶了,也可以到服装厂里来做工,两口子也好在一道,互相照顾。

另外也是学个手艺,往后厂里做也罢,自己开店也罢,手艺在,总是饿不死的。

王家不是那种得寸进尺不知分寸的,本来就是想让孩子学个本事,如此安排自然是最好。王家没有想要发洋财的心,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端一碗饱饭,太太平平过日子。

因为厂里都是初六初八就开工,所以王家的儿子是初六就进城去了,在芙贵人的生产车间里跟着师傅学机修。

过了一个礼拜么,王家大哥就进城去看看儿子,顺便带点家里的小菜山货过去。城里样样要花钱,自己带点过去去,也好省点钱。以前出去打工远,家里照顾不到,现在近了么,送过去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