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魏家人一片好意,要把房子捐出来,可老支书和老太爷还是不能就这样接受。房子田地对于老百姓那可是意义非凡,魏家有钱,不差这个,愿意做个榜样,那是好事。但榜样太大,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坏效果。

魏家这房子气派又漂亮,多少人羡慕。这要是成了村里的集体所有,保不齐就有人要起坏心眼,只怕会闹出是非。

果然是老人家见识长,老太爷这番顾虑,让大家都点头。

说这话的时候,魏三姑两口子脸上一阵白一阵红的,总觉得老太爷是说他们呢。其实压根没有的事,纯属他们自己做贼心虚。

最后大家伙商量着,这房子以租借的形式交给村里做学校,每年就象征性的收一点租金。如此一来,既成全了魏家人的好心,也断了别人的坏心眼。

魏家还想捐款,给学校买课桌椅,给孩子们买书包文具。

但也被老支书婉拒了。

人心这东西,一旦被养大了,就容易不足。一旦不足,就会生出怨念。本来是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

魏家捐了房子,已经是帮了村里大忙,老老少少都应该感激。大家都是有手有脚的成年人,不能总靠别人救济,该自己出力的地方还得自己出力。

村里有一个算一个,家里有孩子的要么出工要么出钱,木材什么的林子里有,现成的。桌椅板凳,自己打就是了,不费那个钱。

魏丹虽然本来也存着做好事的心,但终归也是呕了一口气,到此刻事情真的成了,他心里反而只剩下高兴,再无半丝怨气。甚至对三姑一家,他也不气了。只是不气归不气,惯着他们还是没有的。

晚上商量了个大概,约定明天再仔细商议。老支书和老太爷各自回家,魏家人也各自安置。

躺在床上,魏爸爸翻来覆去,心里还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