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对谢青云来说,其实不算难,因为四书五经他早就记在脑中,而且是一看到试题就能反应过来的。
可以说四书五经里的每一句,谢青云都做过这样的试题,采取的是题海战术。
几人就考试的题目聊了一会,便听外面热闹起来,鞭炮齐鸣,这便到了放榜的时辰了。
第一场通过的童生便有一千二百名之数,等到了院试又会被刷下去半数,乡试更是只取三百名,可想竞争是如何激烈。
名单很长,直接贴满了整张公告栏,还是以往的规矩,衙役只报前五十的座位号。
各县的案首都在第一场,谢青云是金字壹号,南宁案首徐牧则是他旁边的位置,秋字壹号,靖昌案首土字壹号,再依次往下排。
唱报后面几十名的时候,声音太过嘈杂,谢青云没怎么注意听,他其实还想知道谢三郎的名次,可无奈根本不知晓别人的座位号,也只能等下次放榜报姓名。
反正报到前十名后,谢青云听了一耳朵,都是他们那个考场的座位号。
“第七,秋字叁号。”
“第六,秋字贰号。”
楼下传来一阵阵道喜声,“看来还是我们南宁人才济济,前十竟占了三名,徐兄定是第一无误了。”
这声音中带着嚣张炫耀之色,随后又有一个少年变声期略带沙哑的声音谦虚道,“还望张兄莫要胡言,这名次还未报完,岂能这么早下定论。”
那名张兄哈哈大笑起来,“徐兄莫要谦虚了,这府城各县谁能比得过你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