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京兆尹便在朝堂上提出了请皇帝遵循祖宗家法,派康王去封地的请求。
皇帝早被念叨了这么久,现在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松动,但仍举棋不定,便让众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众人皆知京兆尹是太子的人,京兆尹说什么,几乎就等于太子的意思,虽有想法,但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没成想,朝堂上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淳于行。
“陛下,臣不赞成将康王派去封地。我朝藩王前往封地,有守护一方百姓的责任,康王心智年幼,恐难担此任。”
接着接二连三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朝堂上开始了一番激烈的争论。
有人站出来,“淳于大人说的有理!康王自己都难以照顾自己,怎么守护一方百姓?”
京兆尹反驳道,“康王在狩猎场遇到火灾,都能化险为夷,既能照顾自己,又能照顾康王妃,陛下都夸康王长大了,变聪明了。再说,藩王虽有守护一方百姓的责任,但到了地方,有地方官员,地方又有士兵,人才兵马都有,自能守护一方百姓。况且现在是太平盛世,藩王去封地基本都是享受封地税收的供养,需要藩王守护百姓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淳于大人,张大人,你们多虑了。”
淳于行慷慨激昂,“虽是太平盛世,且有兵有马,但藩王要受当地税收供养,康王心智年幼,恐被下面的官员蒙骗,欺上瞒下,鱼肉乡里。若是没有一个能镇守住当地官员的宗室,纵使短时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长此以往,恐怕会生变故啊,请陛下三思。”
京兆尹还欲再言,“大历——”
皇帝挥了挥衣袖,见以淳于行为首的朝中的反对意见如此大,他未被□□说服,仍旧举棋不定,“今天的早朝散了吧,朕乏了。”
……
今日早朝太子牵头再议送康王去封地的事,传到了康王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