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眼里,考场时间宝贵的如同金子,他可不想浪费一分一毫,既然不准下笔,那他就用眼睛看。

又一声锣鼓叮咚,考生们纷纷开始研墨的研墨,翻卷的翻卷,一时间考场内只听的哗啦啦直响。

谢行俭翻开剩下的考卷,他不着急动笔,仔仔细细的一遍考题后,见考卷上没有出现漏印错印的,这才在考卷抬头填上自己的姓名,三代户籍信息等。

县试第一场题目不难,考卷分四份,墨义、帖经、经义各占一份,剩下一份是草稿纸。

草稿纸上也要誊写考生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期学官检查是否作弊或者补录生员用的。

一般考生都会先在草稿纸上书写一遍,捋顺文章的思路后再仔细的誊写到考卷上。

因此很多学官都会查看考生的草稿纸,一旦和考卷上内容分歧过大,就会被贴上疑似作弊的标签。

当然,如果你的草稿纸上字迹端正,内容一般般,恰逢有上榜的考生被举报作弊,那你就幸运了,就会遇上补录翻盘逆袭的可能。

谢行俭首先做的是帖经,第一场的帖经选的都是一些小儿科,比如:

____五典,五典____。____百揆,百揆____。宾于四门,四门____。

式微式微,______?微君之躬,__________?

这样的填空题有四十道左右,除了填空题,出题的考官还会从经书中挑取一段文字的开头印在考卷上,考生依据这一段文字,默写出后面的内容。

谢行俭读了六七年的四书五经,早已把这些书背的很熟悉。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贸然在考卷上直接誊写,为了防止写错字,他先在草稿纸上写上一遍,认真检阅无误后方抄到考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