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行俭不免又是一顿解释,为了缓和沉闷的气氛,他赶紧从包裹里拿出那封举荐信。

喜气洋洋的冲着大家嚷道,“爹,大哥,我拿到了郡守大人的亲笔信,下月可以直接上京入国子监了。”

“真的?”谢长义立刻将书信接过手,他这些时日在家除了照看婆娘,剩下的时间都跟在大儿子后面学认字。

谢长义不是那种白痴文盲,生活中常用的字他还是认识的,再加上这段日子的努力,学问长进不少。

不过,穆大人是进士出身,平时说话便罢了,提笔写信时会收敛些白话,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文气,读起来颇为拗口,而且里头还掺杂了不少复杂的术语。

谢长义挑拣的一通,虽大半的字眼他都没看懂,可他认得出京城、国子监以及谢行俭的名字,因而读完信件后,谢长义激动的直拍手。

“成了,成了。”谢长义将信传给等候一旁的大儿子,笑得开怀,“下月尾进京,如今还有一月多的时间给小宝准备,咱家得活动起来,把该带的该买的都准备齐全,京城那虽然啥都有,啥都买得到,但开销大,能省咱就省点。”

谢行孝识得字多,读这样的信虽有些吃力,但总比谢长义连蒙带猜的强。

“整个平阳郡竟然就小宝一人拿到了举荐信,小宝真厉害!”谢行孝笑得夸赞,本想像小时候一样摸摸谢行俭的脑袋,可他手一抬,这才意识到,以前那个矮矮胖胖的小萝卜头如今长的跟他差不多高了。

谢行孝的手最终停在了谢行俭的肩膀上,“既然只有一份举荐,那坤小子和他堂弟怎么办?”

“是啊。”谢长义从狂喜中回过头,“他俩去不成,怕是要难过一阵子。”

“不会。”谢行俭扶着他娘往宅院里走,“今年国子监下放到平阳郡的名额有五人,除了我稳稳的能去京城,其他四个名额会从这些年的禀生秀才里面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