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新科进士,不管是一甲、二甲亦或是同进士,几乎混的都不怎么样,貌似还挣扎在地方底层,当然,进士科要排除掉那些中高层的世家子,世家子他们在朝中有族人扶持,只不过,他们官途走的虽然坦荡些,在朝廷中却也没一二冒尖的。
反观从国子监赤忠馆出来的师兄们,十之五六混的都相当不错。
大理寺卿木庄大人就是从国子监走出来的,让人感到不敢相信的是,木大人比徐大人还要年轻,且升迁比徐大人还要快。
撇开木、徐二人卓越的办事能力,只论官途通畅的话,木大人似乎更胜一筹。
国子监的监生几乎都有背景,一旦进入朝廷,只要不犯原则上的规矩,升迁的机会都会比新科进士多,且速度快。
“朝野上下,监生最盛。”谢行俭突然感慨。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走乡试,未免多此一举。”宋通有些恨铁不成钢,他从廖大人那将谢行俭要来,就是想着能在吏部培养出一个小徐尧律或者小木庄。
“大人,”谢行俭肃然道,“学生原也想着直接不回监,只是……”
“只是什么?怎么好端端的改变了主意?”宋通急问。
“原因有二。”谢行俭隽秀的面容在橙黄的烛火映照下显得越发坚毅。
“其一,学生出自寒门,若没有下场走一遭取得功名,日后在这官场上行走,怕是很容易就遭到同僚的嘲讽,若讥笑学生肚子没墨水,学生当然不依,学生脸皮薄,实在耐不住大家的白眼,与其每日惶恐,还不如趁着年轻考个功名,也好堵住悠悠之口。”
“这有什么——”宋通忍不住道,“大理寺卿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