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可知何为因材施教?”谢行俭问。

“当然知道。”陈叔笑,“某虽没正经去过学堂,却在东家有意栽培下,读过几年书,谢小兄弟所言的因材施教是出自《论语·先进篇》。”

谢行俭满意的点点头,既然知道出处,他也就省了口舌再去解释这个词。

“圣人要求教书先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个人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授,小子斗胆,借用圣人的话,套出一词,叫因市施商。”

“因市施商?”陈叔重复了一遍,抚着胡须笑道,“这词听着倒是新奇有趣。”

谢行俭摸摸鼻子,有趣谈不上,他只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出个盗版罢了。

咳,创新罢了。

谢行俭盖上茶盏,瓷器碰撞发出清脆声,他抬头笑道,“不过是胡乱说些虎头蛇尾的话而已,这因市施商跟因材施教是一个道理。”

陈叔颇感兴趣的抻着下巴听谢行俭讲,“谢小兄弟既然这么说,某倒是想听一听这因市施商是怎么个施法?”

“很简单,”谢行俭道,“京城老字号书肆很多,且他们背后都有藏书阁,手上握着的孤本肯定更多,倘若清风书肆跟风去售卖这些,我说句难听的,清风赚不到什么银子。”

陈叔眉头紧锁,谢行俭瞟了一眼继续道,“清风本就是个幼儿,怎么能和老字号这般长辈比较,光从名号大小出发,书客们首选的定是老字号。”

“跟风不行,咱们不妨换一套思路,陈叔您想啊,市面上现在几乎没几家做考集,咱们就将眼睛单单放这上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