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子才学是有的,可以说某些方面比谢行俭还要出色,可能是天下才子的通病,这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恃才傲物。

谢行俭升任寺丞后,抱团的四人并不把谢行俭放在眼里,谢行俭乐的如此,也不跟四人有活多交流。

只眼下,谢行俭得了周大人青睐,四子便开始似有若无的像谢行俭示好,然而谢行俭并没有热情的搭理他们,四人像是没瞧见谢行俭的冷处理一样,换了法子开始“盯梢”谢行俭。

谢行俭不知道的是,他们在模仿谢行俭,以为这样,他们四人就能超谢行俭一步,拿到下一个旺气。

其实谢行俭就算知道也无所畏惧,他行事向来没章程,江南四子纵是想学他,也只会学个四不像。

时间一日日过着,转眼就到了十月间,期间江南四子因为过度关注谢行俭,被大理寺暗处的哨卫通报给了周大人,周大人听完缘由后,一气之下将四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而谢行俭在这段日子又帮着周大人审了件案子,周大人看在眼里,将谢行俭多日的辛苦和努力和木大人说了一嘴。

木庄颇为惊讶,待拿到卷宗一看,发现谢行俭审案的手法总是出其不意。

比方说挖心的囚犯,谢行俭先观察出其心理有问题,所以对症下药。

后一桩为占田案,说的是举人将老百姓挂的田占为己有的事,之所以送至大理寺,是因为此事已经在京城引起了骚动,非刑部能处理的了。

谢行俭没有维护举人,也没有维护老百姓,如今举人和写万名书的老百姓都还关押在刑部。

没有将人移交到大理寺,也是谢行俭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