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拥挤的老百姓自觉的让开一条道,谢行俭寻光望去, 两位手持弯刀的侍卫一左一右的拷进一个矮胖之人, 此人正是朱长春。

朱长春神智惶恐, 睁着的圆滚眼睛呆呆无光,侍卫将其往地上一扔,肥胖的肉体和粗糙的地面猛的摩擦,疼痛感将神游天外的朱长春瞬间拉回现实世界。

朱长春一个激灵, 仰头望着四周庄穆严厉的一群人,霎时白了脸色,待看到身穿黄袍、目露虎光的敬元帝, 更是当场吓到失禁。

内侍官早在敬元帝坐在堂前时,就已经随身搬来了两盆冰块, 敬元帝身后还有两名尽心尽责的扇风婢女,此刻, 随着扇风, 一股骚馊气味飘过来,敬元帝下意识的皱鼻。

一直在旁边察言观色的翰林院杜大人见君心不悦,不顾现场有京兆府尹主持审案, 当即站起来指着朱长春,呵斥道:“混账东西,还不快快交代,你到底是何人,为何混进我翰林院?真真用心歹毒,竟然蒙蔽了我和程大人多日,想必帮你伪造身份的背后之人,身份也不浅吧?”

杜大人言至此时气愤难抑,一番难听的话骂得朱长春眼皮抽筋,朱长春真是被吓破了胆,此刻无声的张着嘴巴,伴着一副惶恐惧怕的表情,活生生就像个傻子样呆愣愣的看着杜大人。

谢行俭从头听到尾,杜大人的这些话翻来覆去的说,大抵的意思就一条:朱长春这样的蠢人之所以能进翰林院,是有人蒙蔽了他这个翰林院士,至于是谁,杜大人言辞间就不直说了。

他总感觉哪不对劲,杜大人一贯性子沉稳,今天怎么当着皇上的面,这么急的定朱长春背后有人的罪?

不知杜大人是不是气晕了头,难道杜大人不知道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亦或是贼喊捉贼的道理?

这边,杜大人狡黠的目光往四周扫视,今日朝廷的官员来了大半,众人被杜大人这么突如其来的一看,心虚者有之,坦荡者有之,还有不屑一顾嗤笑的人。

这人正是刑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