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读书好哇, ”王氏听完罗棠笙的汇报后,突然感慨:“经商虽挣银子快,却远没有读书人风光。”
罗棠笙不假思索的点头, 莞尔追问:“娘说这些做什么?可是刚才跟彭太太他们吃茶聊到经商了?”
王氏便将王妇人的家事说给罗棠笙听,叹道:“你还没嫁过来时,我跟她玩的最好,那时候还羡慕她来京城没几年就站稳了脚跟,谁知道她那儿子竟然如此不争气。”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罗棠笙点到为止,笑着与王氏扯起罗家的家常:“夫君不是说京城要涝吗?我便打发人去娘家,想着让爹爹也防备起来,娘,您猜结果怎么着?”
王氏对罗家还是比较看重,对老侯爷的印象也颇好,听罗棠笙笑着说,当即愈发和气的接话:“亲家公最近可好?我这几天被团宝缠着没功夫,不然就多做几罐爽口的吃食送过去。”
近几年朝廷安稳,也就不需要罗家将领兵打仗,加之敬元帝暗中有意将罗家将收归朝廷,老侯爷和一帮老将交心商讨后,觉得敬元帝能容忍他们这些老人安稳度日就已经很不错了,虽说帝王无情,但敬元帝没对他们做出兔死狗烹的事,算有良心的了。
所以,老侯爷将敬元帝对罗家露出来的忌惮表现的无所畏惧,心道想收兵权就收去算了,只要朝廷能善待罗家将就行。
就目前看来,敬元帝对罗家将的态度挺好,敬元帝将哥哥礼亲王的长女霞珠郡主下嫁给罗郁卓,从这一点来看,敬元帝有跟罗家结好的念头。
当然了,敬元帝的态度很明显,兵权是不能再交给罗家,但荣华富贵和尊崇的地位都可以给。
老侯爷想通过,也就不再过问朝中事,每日拎着鸟笼背着手四处看戏喝茶,前两天罗郁卓寄来信,说已经安顿好了,问老侯爷可有闲心出来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