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上锦盒,谢行俭眯着眼睛,饶有趣味的道:“皇上昨天不是提了下官挂名正三品的监察使官吗?既然如此,持有圣旨便可,再持信物岂非多此一举?”
“朝廷历来就有往关中、江南等地分派肃政廉访使的习俗,这类巡抚属官权力虽不及各地巡抚,但古制可是清清白白的摆在那呢,凡有巡抚之处亦有监察使官,监察使官可是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啊。”
“此话不假,”钟大监点头,笑着迭声道:“监察使一贯由京官担任,且不会授任高官——”
似觉得这么说有些不妥当,钟大监急忙嬉皮笑脸道:“谢大人可别误会,咱家可不是说大人官位低。”
谢行俭没怎么生气,他和钟大监又不是头一回认识,对钟大监有时的口直心快表示无所谓。
何况钟大监并没有说错。
为了防止京中高官贪权,和地方巡抚勾结沆瀣一气,皇家想出一种诡异的法子,把这种奔赴各道巡查、考察吏治的官员,多是交由低位的京官担任。
敬元帝的想法很大胆,很单纯,监察使不是常设官,在任期间时间短,等巡查完毕后,这些京官是要返京述职的。
如果派朝中大官去,这些人会肆无忌惮的勾结地方,后果不敢设想,但低阶的京城就不会。
一来他们真正的官阶正处在上升阶段,皇上能认命他们去巡查,可见是看重这些人,只要他们完美的办好皇上交代的事,回京后,不缺高官厚禄等着他们,因而他们用不着铤而走险上地方官贿赂的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