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目前生产自给自足只能做到一小部分,就是粮食自由,手纸自由。
像布料金属纸张这些,三五年就会慢慢耗光。
还有太阳能电路板,寿命设计是十二年,如今已经过去三年,还剩下九年。
朝圩村必须在这九年里建成替代的发电站,不然万一哪天电路板出了问题,朝圩村不光没了电,就连武三舅这条金大腿都抱不成了,彻底成了与现代失去联系的时空孤儿。
至于村子里的车子和农机,就算是爱惜使用,有老刘叔会维修,最长也就是二十年了吧?就算有武三舅给的最简单的脚踏动力车技术,最后还是得弄到能源和金属才能开工。
总而言之,一切中长期的规划,最后还是要着落到卫星村上。
向武三舅汇报完之后,司娓娓又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就是两点。
一个是安定大伙的心。
从前大家突然来到古代,跟亲人失去了联系,心里起初都是慌的,后来经过村委的全体动员,人人都有事情做,又击退了土匪的两次来袭,炸断了对外的通路保障了村子安全,还走下悬崖,在大湖里打鱼炖汤,大型的集体活动不光是达到了效果,还稳定了军心……
但这次大伙跟现代的亲人联系上了,高兴是高兴了,但难免又存了侥幸心理,觉得也不用那么费劲,就在村子苟着,说不准哪天睡着一醒来,发现又给穿回去了呢?这么想是没错,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哪里是靠想就能实现的?
如果都是这种心理,怕是整个村子人心散了,队伍没法带了,碰到点风吹草动,就凉了。
司娓娓为了说服村民也是拼了,挖空心思,摆事实讲道理,把有可能要发生的不利给村民们说明白了。
二是司娓娓把之后整年对村子的规划都说了一遍。村民们自然没什么反对意见。她又把接下来一个月的任务,都安排到具体的人头上,因为她这一个月,又要长驻卫星村了。
两条船,八个人,载着粮食和调料,还有些村民们听说卫星村的情况后,捐出来的旧衣裳旧鞋帽等物品,顺流而下,向着卫星村而来。
卫星村的小孩子就在河滩地上打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