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王家如今虽然名声臭了,可在早些年还算是不错的,也修桥铺路,雪天施粥啥的,他们王家给的银子不少,而且王家毕竟势大,就算有不想卖地的,也只得都卖与他家。这般,全村一共三百亩地,王家就买走了一百亩去。”
“王家买了这些地,就采矿造炉炼铁……那时候我们村子里人还多,好些卖了地的老百姓就去给他家做工,俺们村的铁矿偏偏还就离得地面近,挖起来方便,因此做工也不是要累死累活,冒着性命危险的……好的时候,一家里有两三个矿工,月月都能有肉吃!”
“可谁知道好景不长,没过二十年,那铁矿就挖完了。王家就拍拍屁股,把管事和作坊都撤走了,只留下这个铁矿渣的山包子。”
“原本大伙还想着,既然不开矿了,那咱就接着种地……谁能想到,这王家用过田地,它根本就种不出庄稼来啦!”
“又有前些年,山洪暴发,一下子就把山包子冲开,泥砂冲进村里,好些人家都遭了殃!全家人被埋的都有的是。”
“经过了那场大灾,村里但凡有些能耐的,就都搬走了。留下的,都是实在没钱没本事的,只能在村子里活一天算一天罢……”
老汉说着擦了擦通红的眼睛,目光扫过旁边的孩子们。
早年间,哪怕是最穷的人家,也不至于把娃娃养成这个样子!
谁都心里明白,就是那座万恶的矿渣山,毒害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娃娃们听不懂老汉在说什么,他们就是看着外头来的这三个人,衣裳,鞋子,还有大马车,都特别的新鲜,光是这样就能乐呵上半天。
崔小强是听明白了。
这就是炼铁导致的环境污染啊!
他在卫星村里小住的几天,没少听古代人贺氏和高老头,说起应祥县就很是羡慕,说邻县富裕得流油,灾年都没灾,如今三殿下还要在那儿建王府,日后肯定要更加发达富庶呢。
而应祥县的富庶,又主要是因为铁矿。
谁能想得到这样的富庶,却不是长久之道,不知还有多少地方的村民在受着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