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页

这六百多文,拎在手里,那也是沉甸甸一长串,非常的有存在感。

虽说上河村现在的村民家里不见得没有这六百多文吧,可这天上掉大饼子白来的好事,谁不是兴高彩烈的啊?

一个个都是乐得合不拢嘴,拿到了钱就赶紧往回家送,但也有不是户主的闲人不舍得走,就搁那儿站着看分钱的热闹劲儿。

崔小强在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他算是体会到了,在现代有些村子到了年根分红,就坐村口发一沓沓的红票子,那个快活,肯定是平平淡淡的转账比不上的呀!

除了装车铜钱,司娓娓还带了几盒点心和腊肉之类的,这是酬谢老村长的。

另外,司娓娓花了不到一百文,在干果店里称了几斤零嘴果子,这会儿就当起了散财老人,每个小童都有份。

可想而知,现场的气氛能有多欢快了。

司娓娓准备多带一些样品回去,她才一开口,就有上河村的村民争着动手,给整了一大袋子……要不是司娓娓表示已经够了,村民们能把马车上全给装上。

司娓娓一行人走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送,马车都快要瞧不见了,村民们还站在路边呢……

买下了矿渣山,司娓娓又去了季家父子介绍的亨通脚行。

有熟人领路,而且司娓娓这位主顾的生意还是个长期的。

从应祥县到开阳县,运的是矿渣,他们脚行也不用管装车,只要拉上送到开阳县就好,按车结钱,那些矿渣都堆成了山,要全都运过去,最少也得一年两年吧?

本来脚行的掌柜一听司娓娓要运的是矿渣,差点就要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