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不堪与市井俗人同朝为官,仿佛会降了自己身价。
反对嘲讽之声不绝于耳,听得文帝直皱眉头,频频观察着南昱的反应。
南昱品味着舌战群雄的滋味,不,该叫舌战群儒。这些人算不上英雄豪杰,能称为雄的,顶多是那些武将。
可武将都比较懵,摸不清里面的道道,就连李沧澜这种文武俱全的人,也没搞明白南昱所说的商部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简单理解为一个能赚钱的部门。
其余将领尽显草莽之态,表示只要有仗打,有钱拿,其余两可。
南昱又觉得将武将们称为雄,还是勉强了点,除了李焉,其他大多数算不上。
文官们针对南昱的奇异想法大肆踩踏,口口声声称国家机构已近乎完美,无须拆梁换柱,动了根本。顺带着引经据典,文绉绉贬低一下商人。
南昱一根筋,既在南思成那里打了包票,定会给他一个交代,本可直接与皇帝谈论,不想受堂上这般酸儒的刻薄。
可文帝非要议政,听听群臣的意见。
南昱觉得文帝天生就是个喜欢看热闹的性格,就愿意瞧着这一帮碎嘴婆娘似的人争得面红耳赤,他自己却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