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瑾园里,燕王朱棣刚刚离去办理事务,走前还问徐王妃:“小难既答应了,我看她也是看中了朱有爋,只是依我看,我这侄儿,虚有其表,将来做不成什么大事。”
徐王妃一面抚顺锦袍的摆子,一面替他顺袖口,戴腰带,回说:“你以为每个人都像你一样能做大事,只要两情相悦,不就好了。”
朱棣说:“我不是说侄儿不好,是怕小难以后吃苦,朱有爋已经有妻室,小难过去就是侧妃。”
徐王妃说:“我听闻朱有爋的妃子身体极差,他也告诉我,就一两个月的事情,小难虽是侧妃之名,但有正妃之实。”
朱棣轻轻叹息:“嫁周王的儿子我也并无异议,只要小难喜欢,我都随她,女大不中留,说的就是这个事。”
徐王妃宽慰:“王爷怎么伤心了,这是喜事,应该高兴才是,以后长宁不也要嫁人,你还想一辈子留在身边不是。”
朱棣说:“说起长宁,你这个母妃一定要常常念带她,别让她心寒。”
徐王妃笑着说:“我都知道了,王爷都放心吧,这家里一针一线不都是我穿着。”
朱棣微笑:“还是爱妃知心,不过我还是啰嗦一句,爱妃不要责备我,小难虽是外姓,但婚事却一分礼节也少不得。”
徐王妃嫣然:“放心吧,保证让王爷满满意意。”说时已被朱棣拥住,却是暖和。
徐王妃刚入翠瑾园小殿,已有通传,说朱有爋和他的儒家老师来拜见她,这儒家老师便是说媒人,两人是来商议纳吉定亲的细节,以及黄道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