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说:“臣妾斗胆,就想问问皇上,今日心情不佳,是不是因曹国公李景隆所起?”
朱允炆说:“皇后是不是想问,李景隆败绩连连,朕何故还一忍再忍?”见马皇后用肯定的眼神看着他,他又说:“朕以‘建文’为号,曾立下誓言,终身不杀一人;况李景隆乃太|祖爱臣李文忠将军之子,杀之何忍;北伐之败,朕有独断和失察之误,非李景隆一人之错,朕之错,缘何迁怒他人。”说到末句,情不自禁叹息一声。
马皇后眼中含泪:“皇上是千古明君,臣妾……”一句话未罢,掩面哭泣。朱允炆心软,忙将她揽到怀中抚慰。
过了一二日,朱允炆才听说蓝珏之子押解到京的消息,他在谨身殿看到李景隆派人送来的折子,就问:“蓝世仙是谁?”
彼时殿下站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黄子澄直言说:“皇上说的人,就是这次北伐令朱棣胆寒的白衣将军,他随参军方子瑜任佥事一职。以微臣之见,若不是李景隆刚愎自负,将他解职押解入京,恐怕北伐之败要改写。”
朱允炆说:“当年蓝珏犯谋反案,已诛其族,为何还剩下一个儿子。”
黄子澄说:“皇上,也许这是上天刻意的安排,蓝世仙自小受其父受凉国公影响,兵法皆谙,还随凉国公出征过蒙古,可谓是文武全才,若启用蓝世仙,可比李景隆胜百倍!”
朱允炆说:“先生,你前说若用李景隆,可比耿炳文百倍,依我看来并非如此。”
黄子澄被说得不知如何应对,方孝孺忙说:“皇上,黄大人的话不假,鄙臣也有一席话要和皇上讲。”
朱允炆说:“爱卿请讲!”
方孝孺说:“鄙臣早就认识蓝世仙此人,他曾在南京有美名,人称‘金陵白衣’,概因其常着白衣,颇有仙韵,有绝伦之才。皇上是否记得,当年皇上削藩,与朱棣斡旋的计策,就有几处妙笔来自于他,这其中‘劝子进京’、‘留子在京’、‘釜底抽薪’等计,都出自他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