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是皇帝一场算计,他要顾晏借徐婉夫君的身份取得衡王信任,趁机盗取衡王印信伪造其谋逆的证据。
终究是命运弄人呀,镇国公告诉他要么与毓宛郡主恩爱情深,继而依皇帝吩咐借机取得衡王信任以便完成皇帝的吩咐,要么与毓宛郡主想看两厌夫妻淡漠,借口不得信任拖延皇帝的要求。
顾晏七岁时就被镇国公从常州接到京城,与他做了十载父子。镇国公无妻无子只有一个养了十年的顾晏,自然感情深厚。他不想把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逼到绝境,唯恐顾晏将来悔恨,这才瞒着皇帝给了他两个选择。
顾晏选择了拖延皇帝,却不曾给徐婉半句解释,突如其然的冷落持续了十年,直到后来顾晏继承爵位得了顾家军权,方才表露真心,可惜啊,为时已晚。
即便顾晏不曾帮皇帝诬陷衡王,皇帝还是在衡王旧疾复发的关头伪造了他谋逆的证据,趁机夺了兵权。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衡王府被判了满门抄斩,顾晏和魏璟这两个朝堂上水火不容的政敌头一次联名上奏求皇帝彻查。皇帝自然知道此事有假,他只是要衡王死罢了,怎么可能会彻查?
彼时皇帝正值壮年,而太子式微,顾晏又是刚刚接手顾家处处受制。种种艰难棘手的险境下他们最终没能救下衡王。
皇帝本就厌恶太子魏璟,经此一事后更是借机废了他将其幽禁南苑。而顾晏为了保徐婉一命不得不接了监斩衡王的圣旨,经此一事,徐婉恨上了他。
☆、第 17 章
顾晏选择沉默不曾解释,所以徐婉不明白他的苦衷,也不曾知晓他的为难。即便心里清楚她心心念念的丈夫不该是害她父王的阴险小人,却因他未有半句坦诚而无法原谅。
后来就是日日纠缠怨怼,徐婉看他生厌,顾晏自觉亏欠。
他把毕生仅有的柔肠给了那时最为脆弱的徐婉,可终究不曾做到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