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林筑哪担得起太子这般,连忙劝住,只说世间人各有命早已不求公道,只求个安心便好,万一日后事情败露,也请他帮忙担待一些。
秦恪自然应下了,临行时,让林筑若有难处便同自己说,平日里对自己那没有名分的九弟亦是半点不敢疏忽,事务再繁杂,也要挤着时间关照下,甚至亲自带了礼物去瞧上一瞧。
这件事最令秦恪欣慰的是,九王秦敛被林筑教的十分好,同他的养父一般知书达理,温良俭让,甚至还更聪明些,小小年纪竟已饱读诗书,才智过人。
后来直至东陵国难,辽军攻城,林筑坚守城池中箭而死,秦敛被连夜护送投奔于他。
他当时安顿好这风尘仆仆还沉浸在丧父之痛中的少年,想到东陵与自己也都恐时日无多,而秦敛又颇有治国天赋,才暗暗铺下了秦敛这最后一条后路。
可这条路竟然就这么断了。
秦恪实在难以相信现在的局面。
他方才之所以敢那般决绝,就是因为他认为九王这条后路应当万无一失,现在的结果一时让他沉痛之余,感到一切都乱了套。
纵然十分信任稷山之人,知道太傅绝对不会骗他,在极端的混乱与绝望中他还是不由挣扎着涩然开口,竭力想要让自己认为这些话都是假的。
“九王弟身份特殊,直到朕叫人送他离开时才正式封授他王位,此事目前除朕及几位亲信重臣绝不可能有外人知道。况且,穆少将军一向办事周全,怎会出纰漏”
那门生叹了口气,解释道:“陛下,穆少将军行军打仗虽然厉害,却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辽贼凶悍奸诈,惯于用些阴损手段,叫人防不胜防,若与他们交手,未必就能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