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前,陆筠愿意手把手的教他,一则是兄弟之情,对这个名义上的堂弟无上的维护和关心,二则是报答先帝的养育之恩,毕竟先帝养育教导了他二十年,投桃报李,陆筠这一朝辅佐君王就分外用心。
这次回来,陆筠却发现陆策已经长大,无论说话行事都有帝王之风,离开他的两个月,朝中也没什么荒唐事传出来,陆筠认为也许是该放手的时候了,以后只需看着他,陪着他,帮助他就好,不需时时刻刻管着他,护着他,束缚着他。
这份苦心陆策显然还没体味到,遭受了冷落的陆策,翻出了陆筠几年前写给他的《国策十论》细看。
《国策十论》是陆策父皇驾崩那年,陆筠写给他的。陆策永远记得这个秋天。
那时候,陆策还不到十二岁,扶着大行皇帝的灵柩,披麻戴孝的他感到孤单且无助。皇家的孩子早慧,陆策又格外早慧,所以他知道,这灵柩中躺的是疼他、爱他的父亲,也是他的倚仗,有父皇在好像就好像有一片天,现在他的天塌了。
站在秋风中发抖的陆策,突然感到一股温暖的气息将自己环绕,原来是陆筠上前,半跪在陆策身前,伸手将他搂住。
陆筠柔声道:“策儿别怕,这万里江山,我一定帮你守住。”
陆策终于倒在陆筠怀里放声大哭。
之后,陆筠挑灯了一个月,将多年的笔记、心得整理成这本《国策十论》交到了陆策手中。陆策那时候也意识到,纵然天塌了,也还有陆筠这块大地支撑着他。
想到这,陆策笑了,如月如日的面容拨开云雾,散去不少阴厉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