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逆势上涨

几家公司的上涨充分说明了声明的可靠性,也让众多股民有了更多的信心,但是,这种上涨能持续多久呢?多数人还是不看好。

当天晚上,几家媒体都对当天的股市做评论,一些专家持保守意见,理由就是这些企业的资金不够,注资不过是短期行为,用不了三天时间就会“断供”,那时受大盘的拖累就会原形毕露,股东们也会损失惨重,总之一句话,这种短视行为不可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返奔腾年代】 【】

“不可取?”

林云看着电视上侃侃而谈的专家露出冷笑,自己手握十亿米元,别说连涨三天时间,就是一个月也不在话下。

当然,连涨一个月没必要,大盘形势不是由自己能够决定,还得靠港城政府的托底,自己这么做,更大的意义还是给予股民信心,同时展现自己的实力。

接下来的一周里,七家企业,特别是金龙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无论是谁出货,都会有人买,统统来者不拒,这下把那些专家们搞蒙了,根据他们的计算,七天时间,总交易量已经接近三千万米元。

三千万米元呀,相当于两亿五千万港币,已经接近金龙公司总市值的一半。

当然,经过一周的增长,如今的金龙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七亿五千万港币,整体涨幅超过百分之四十,市值达到巅峰。

不仅是金龙公司,共同发表声明的七家企业市值都在增长,只是没有金龙公司那么变态而已。

跟七家企业全线飘红不同,其他大部分企业还是下跌的,但同之前的一周相比,跌幅小了不少。

在西方金融大鳄的勐攻下跌幅还能有所减少,其中有国家背书的原因,但与七家企业全线飘红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周时间,让金龙公司成为了港城的明星企业,是什么原因让这家企业一枝独秀,成了抗击金融大鳄的急先锋?很多媒体都希望能采访到公司的老板。

邵氏集团主营就是媒体,自然要蹭这个热度,于是马上安排,林云终于第一次在港城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