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其中就有一条,士兵开枪之前不瞄准,瞎打。

周景一开始不相信,后来相信了,和群里的书友一交流,他眼珠子都快掉地下了。

要说这瞎射的习惯,还得从清朝说起。

清朝军队火绳枪排队枪毙战法根深蒂固,即便引入后膛枪之后也不怎么会瞄准。

甲午战争中日军就记载说:和清军对战,往往双方刚一进入阵地,清军就会毫无准头可言地一通浪射。

等到这种无用的射击告一段落之后,日军就会跃出阵地开始冲锋,而清军就会溃退。

北洋军阀脱胎自清军,也带上了这种恶习,以至于在中原,各路军阀一场几万人的大仗下来,真正被敌军射死的人也就三位数。

而在四川,军阀部队的射击水平之低劣,竟导致军阀间发生冲突时,有民间的闲人出来观战。

最终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微操达人常凯申。

他上台之后写了一本《步兵操典》,其中强调了步兵射击训练,由此开枪必须瞄准的常识才得到普及。

然而……国内当时各大武装中,对《步兵操典》贯彻最力的一支是红军。

开枪之前先瞄准,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本应该知道的常识,还得教授,周景也很无奈。

不过,他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基础的教学上,这种教学还是交给龙文章。他要讲点不一样的。

譬如,日军的分队进攻战术,美军的分队进攻战术,或许还能讲讲德军的分队进攻战术。

分队进攻,其实就是班排级进攻,是步兵最常使用,也是最经常面对的。

美军和德军的战术那是拓展,重点还是日军的战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识在某些时候是更厉害的武器。

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谁知道日军是怎么进攻的吗?机枪多少米开始压制射击,步兵什么时候杀伤力最大,掷弹筒什么时候开始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