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华林是戴明的账本儿,也是他的顾问,就好像师爷于县令的角色。

戴明踌躇不定,他得出主意了。

他说:“戏耍基利亚,出尔反尔,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嘴巴严实的人,去基利亚面前陈述他那天是怎么杀死赛文的,洗清我们的嫌疑。”

这其中的潜台词,两位首领立即就明白了——搞一个替罪羊,来一出狸猫换太子。

戴明下达杀掉那个小头目赛文的命令,华林作为他的传声筒,把事情交给了王有声。

知道枪手到底是谁的,再加上一个张华堂,便没有其他人了。

保密做好了,要搞这个把戏并不困难。那个黑手党小头目死后的情况他们关注过,把杀人的细节编造出来,糊弄基利亚应该没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寻找一个守口如瓶的死士。

没错,是死士。

可以确认的是,承认了杀害黑手党小头目赛文,仅凭这一条,警方就可以判他十几年的坐狱。

十几年,人生有几个十几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基利亚·凯特的怒火。他可不是什么讲理的人,这时候正憋着一肚子火,肯定要找人撒气。

如果说十几年的牢狱生涯,还有人因为金钱,或者其他的因素愿意搏一搏。

那么在死亡面前,又有几个人还会守口如瓶?

张华堂看到戴明的目光望着他,他摊了摊手,很无奈的说:“帮主,你是知道我的,我手底下那帮人,敲诈勒索还行。可要是论硬骨头,那绝对是找错人了。”

出来混的年轻人,大多数是为了混口饭吃,混个温饱。

敲诈勒索街边店主他们在行,吃吃喝喝他们也在行。可要是杀人,有一多半儿不会去干。更别说是去顶罪了,他们不一定有那个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