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当初的风云人物,很多都已经成了时代的眼泪。

我和我的祖国由七个导演共同拍摄,横跨老中青三代,一人拍一个故事。如果要评选哪个导演拍的故事最好看,肯定是有争议的,但如果要评选哪个导演拍的最差,基本没有争议。

陈楷歌的白昼流星,就是最差的那个故事。

陈导出道即巅峰,然后就开始下滑,到现在还没滑落到谷底,只能说当初的巅峰确实高。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说二流导演已经到了这个档次的话,那他兑换二流导演经验基本就足够拍摄我不是药神的了。

系统:二流导演经验值的确已经足够拍好我不是药神了,不过二流导演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嗨严重,自我表达过多,对观众不友好。宿主想尽善尽美,最好还是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

牧之:“行吧,反正我人品值最近富裕,一流导演在什么层次?”

系统:陈思城这个档次。

牧之的表情很复杂:“系统你给的答案总是这么出人意料。”

系统:陈老师虽然花边新闻有点多,但人家确实有才,难能可贵的是陈老师懂得控制自己,不在电影中掺杂太多私货,老老实实的拍商业电影,这是很难得的。相比之下,徐争就做的不如陈老师,明明想赚钱,非要往青了搞,导致电影不伦不类,这也是囧系列最终不如唐探系列的最大原因。

这样说也确实有道理。

囧系列的起步是远比唐探系列要成功的,泰囧当初是压着1942打,徐争踩着冯晓刚成为了内地第一个电影票房破10亿的大导演,一战封神。

然后徐争就飘了,港囧放弃宝强启用包呗尔,在电影中贩卖自己的青私货,导致港囧口碑大降。

囧妈则更进一步,导演表达的意图太过强烈,导致笑点几乎没有,但剧情并不深刻,除了徐争自己爽了以外,观众们并不买账,评分只有6分,刚刚及格。

囧系列到此终结,可谓是高开低走。

而唐探系列低开高走,第一部唐人街探案票房虽然不算特别高,但是积攒了良好的口碑,第二部票房直接飙升到了三十亿俱乐部。

相比徐争,陈思城确实懂得克制自己,喜剧推理电影,就奔着搞笑和推理去,不玩深度,不玩青,观众喜欢看什么就拍什么。